沿革

发表时间:2017-11-10 09:58

  我国佛教的传入来自西北内陆的古“丝绸路”,通过中原以后,逐渐向东南沿海一带发展。被隋炀帝赐为“智者大师”的智频,就是从扬州东下到如皋创建定慧寺的。唐高僧僧伽于龙期年间(661~663 )游历江淮,弘法布道。

唐天宝年间(742~756 )扬州大明寺高僧鉴真第五次东渡日本,因遇风浪曾在狼山滞留; 唐开成年间的遣唐使日僧圆仁入唐求法,从如东掘港登陆,在国清寺逗留十多天。这些,对南通佛教的发展都产生过重要的影响。

宋代以后的中国佛教,呈下降趋势,而濒临江海的南通,没有发生过大的战乱,不少古寺得到扩建和兴复。如狼山广教寺的中兴,天宁寺的大雄之殿的兴建等。

  

  明代和清代前期,是南通佛教发展的鼎盛期,“僧徒之众不下几万人”,庙宇“大小私砌者凡八百所”。军山在明晚期有寺房数千间,寺院几十座。明末清初,南通一些抗清义士,曾利用宗教作掩护,进行反清复明活动,清顺治十八年(1661)清廷派兵毁军山丛林和十六庵,对南通佛教事业造成破坏。同治年间,农民王朝飚等为响应太平军起义,以军山为基地,建立“三杯茶教”,酝酿攻城,接应太平军。失败后,军山寺院再次遭查封破坏。清末以后,南通佛教呈衰败之状,每况愈下。张謇晚年对南通佛教颇为关心,力图革新改造,然面大势所趋,终成未了心愿。


  抗日战争时,南通沦陷,不少寺院被炸被焚,僧人被杀害,寺庙被关闭,僧众流离失所,造成南通佛教的空前大劫难。加上三年内战的影响,到建国初不少寺庙荒废,僧人衣食困窘。

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,党的宗教政策得到较好的贯御,这期间,南通僧尼人数和寺院同解放前大体相等。佛教界走“人间佛教”道路,办工厂,植树造林,兴办社会福利事业,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十分高涨。1958年以后,宗教界开展的“献堂、献庙”活动和中共党内开展的“反右倾”斗争,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宗教界人士的积极性。“文化大革命”期问,寺庙被关闭,佛像遭破坏,宗教界人士被批斗。1979年以后,经过投乱反正,落实宗教政策,又使南通佛教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。到1992年,南通市正式开放的寺庙共20座,念佛堂和活动点10处,在寺僧尼430多人。


  南通佛教禅门,沿袭明制,寺庙门额,均榜某某“禅”寺,某某“教寺”。如广教禅寺,天宁禅寺,定慧禅寺以及兴化教寺、兴国教寺等。


  传承制度分: (1)丛林。其中又分“选贤制”,称之为十方丛林(如法轮寺),方丈可连选连任,挂单接众,方丈请( )职事,任() 僧职,处理寺务。(2)“子孙丛林”。如狼山广教寺、天宁寺

等建国前系师徒相传,有所谓先进山门为师之称谓。1956年后,规仪渐趋于十方丛林制。


  清咸同后,三门不振。南通禅门只有临济、曹洞二宗绵绵有续。

  

  临济有狼山广教寺、法轮、天宁、五福等大寺。


  曹洞有福田寺(城北北土山)、地藏段(四安)、三芷庄(城北)、大慈阁(石港)、新庙(石南)等。


  狼山广教禅寺七庵临济宗史字辈排列: 湛然法界、方广严宏、弥满本觉、了悟心宗、惟灵廓彻、体用周隆、闻思修学、止观常融、传持妙理、继古贤公、信解行证、月朗天中。


  准提庵宗师:开山-志南-步云-悟禅-文源-芥舟-蕉庵-复古-心镜-默之-岳莲-质先-仰高-洁进-敏功-指挥-苇一-正缘-自觉-觉道-隐谷-能安-法雨。


  白衣庵宗师:云琴-文秀-惟巨-慧性-正月-喊文-海月-愿持-竹坡-紫封-朴禅-涧泉-藉香-智亮-力定-曼陀-育枚-宗律-静观。


  鼎新庵宗师:冷山-三省-依慧一松桥-如琢-祖印-昌遐-振禅-演诚-绍宗


  福慧庵宗师:玉塘-宝椤-学权-石斋-真源-寄尘-味禅


  福兴庵宗师: 东林-月潭-宾峰-慎微-宏开-彻哉-揆虚-皎吾-慧海


  梵行庵(三元官)宗师:惠济-近岸-宽裕-修律-湛若-福基-大章-林贤-灿莲-宣文-峻德


  法聚庵宗师:安定-其微-若愚-野樵-笋香-贯通-朗慧-莲塘-圣严-清华。


  狼山广教寺在1980年重新开放后,剃度的小僧、法号、字派取临济25世,突空智板禅师派演的“智慧清净,道德元明,真如性海,寂照普通”一脉16字。


  福田寺,地藏段的传承,依曹洞宗28世,顺德开元万安广禅师,师俗姓贾,世称贾菩萨宗派演“广从妙普,洪胜禧昌,继古续宗,慧镇维方,圆明净智,德行福祥,澄清觉海,了悟真常”。福田寺真善老和尚就是了悟真常的真字辈。


  南通佛教讲门,通地讲席屈指可数。只是如皋定慧寺绍三法师,曾演教于大江南北。狼山广教寺育枚法师亦曾主教席于上海静安、玉佛寺。


  南通佛教瑜伽门,通地流传较广,即僧人应裔主之请而赴之作佛事。但也有净、应两种之分。净者,仅用木鱼、铛铪、引磬、钟鼓等法器作佛事; 应者,与之相左,花式多样,法器有大鼓、大锣、大钹、大饶、唢呐、笙箫管笛、琵琶、三弦、二胡、四胡,还有铛铪、鱼铃,有的则还穿着几套色彩班斓的变衣做职事,吹唱打锣鼓,按照辞牌、典谱及锣鼓谱演奏。


分享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