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福禅寺发表时间:2017-11-04 13:34 古名广福教寺,俗称东寺。坐落在江苏海安县城东北首,建于唐朝贞观二十年(646 )。 庙宇占地18亩,有股、厢房、僧舍等建筑群约300余间,寺僧数十人。当时,它与西街的祗树禅寺并列为泰州东乡两座著名的古刹丛林。 昔山门向南,门额镌“广福禅寺”欧体楷书。进大门,两侧栅栏内塑立着威猛的哼哈二将。 第二进殿宇为天王殿。 第三进主体建筑大雄宝殷,铺有白石甬道,天井内有古代大银杏树一棵,三层宝鼎一座,东西两侧各有厢房9间,一排走廊贯通前后。 大雄宝殿为飞檐翘角的双层大屋顶,梁椽结构紧密,高挑八角。下端殿房呈正方形,占地250余平方米,殿中有圆木大柱12根,柱底均用白石鼓支垫,为唐代建筑风格。宋景定年间修建,清康熙年间重建。 正殿中央供奉三世如来,殿两侧塑十八罗汉像,如来巨佛上方,悬朱红匾额一块,题“大哉世尊”四字,铁划银钩,丰腴饱满,为清代名人所书。两边抱柱上,有南通张啬公(謇) 撰写的楹联。 如来背后,有大型“海岛观音”立体雕塑群。 正殿后面是藏经楼,碑文记载名贤陆舜( 字吴洲,清康熙浙江学政)所建,楼上悬挂“法弘震旦”巨匾,除存放珍贵的经书外,收藏名人字画颇多。 东侧建筑群为方丈室、客堂、佛堂、小楼、精舍(供十方施主游憩)及香积厨、砻米房、菜园等。一路上曲槛回廊,花木扶疏,确为佛门学修的幽静所在。 方丈室迎面有白底黑字横匾,大书“方丈”二字,字体造型奇特,笔力恣肆,出自本邑名书法家陆澍(柳城)先生之手。据传镇江焦山寺曾两次派人前来仿制。小楼与精舍布置雅致,内有明末四公子之一如皋冒辟疆、南通大书法家尤金辉、清代状元翁同和等名人题写的对联数副,如:“古人有买山而隐者; 和尚其出家之雄乎”、“高阁凉飞花外雨; 珠帘低掩佛前灯”等。 寺西部多为僧察,与原江苏省省长、著名爱国进步人士韩紫石家的“息园”相邻。当年,高僧妙一、广衍、戒心、珠林等法师,曾先后为此寺住持。 至今,除大雄宝殿仍幸存于县中校园外,其余建筑已荡然无存。 1992年8月海安县人民政府决定重建广福禅寺。 |